马上要进入所谓的就业季,招聘单位和求职大学生又迎来新的一轮“较量和博弈”。前两天看新闻,大学生们求职的薪酬预期从1000多到8000多,不一而足。而招聘单位依旧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……
  
笔者从事过十几年的企业管理工作,招聘员工是一件再日常不过的事儿。我的感觉,在招聘者和求职者的心理预期上,双方好比两股道上跑的车,思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。
  
比如,有一家企业有一个短期的项目需要招聘兼职工作人员。招聘者问前来报名的大学生为什么来应聘这份临时工作,大学生回答,可以从中了解社会,学习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。招聘者二话没说,即刻PASS掉。企业人的心理是,我招人是要能来干活的,不是花钱来给你作培训的。
  
我也曾经问一个大学生求职者,你提出起薪3000元的依据是什么?我本来想要的回答是他有什么能力,能够胜任什么岗位的工作,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资源或收益。没想到他却掰起指头给我算我起了账: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和租房要1500元,零花钱要500元,给父母寄500元,还要再存起来500元。
  
大学生在求职时想的是,我上大学四年,家里为我花了几万块钱,现在我要“找拨”回来了,能向企业多要就多要。那些留过学,读了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心理就更硬气了,我留学花了十几万、几十万,跟企业要少了,多亏得慌啊!所以,根本不想自己有什么能耐,张口就是8000、10000的起薪,恨不得越快收回上学的成本越好。
  
而企业一方也不是傻子,它不是慈善单位,不会平白无故地为你的学费买单。相反,随着求职者越来越多,高学历者也越来越多,用最低的成本招到最能干的人是招聘者的思路。但这个人是否能干,缺少衡量的标准,于是就以学校和学历为能力的依据,同样的薪酬能招到博士就不招硕士,能招到硕士就不招本科生,能招到留学生就不招国内生。于是,不管企业具体的岗位需要如何,找了一堆高学历者,学不致用,招来的人在获取了“工作经验”之后,纷纷跳槽。
  
面对求职者和招聘者这种思维上的错位,我认为双方都应该校正一下思路。从求职者角度来看,学以致用,用之所长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。企业的名声不等于你的发展前途,入职之初,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能够给自己更大发展空间的工作。往往分工越粗的单位,给人的锻炼也越大。薪酬是随着你的能力和贡献走的,哪个企业都不会亏待能给自己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人才的。
  
作为企业,也不能唯学历用人。学历与能力有时并不能划等号。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适配相应的人才,人尽其才才是最好的人力资源配置。否则,招了一堆高学历的人,大材小用,也终究留不住人。长远来看,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。